"行走三地探文旅,校地携手育新人"

——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开展短学期实践考察

作者:张闻羽发布者:商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更好推进产教融合,促进专业知识与文旅产业发展实践深度结合,深化校地合作关系,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利用短学期实践周,精心组织专业师生分别深入义乌、衢州、兰溪女埠古镇三地开展文旅实践考察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和城市文旅开发提供智力支持,注入专业力量。

考察首日,师生团队前往义乌佛堂镇的小六石村、龙溪生态园以及古镇老街。在小六石村,村干部介绍了该村如何从一个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的村庄,通过村民共同出资入股的方式,成功转型为一个“乡村振兴明星村”的发展过程。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高空玻璃桥等特色项目,并深入了解了这些项目如何促进村民收入的增加。龙溪生态园是一个集游乐、运动、休闲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场所,由当地乡贤朱友土先生投资建设,目前开发了包括激情水滑道、有轨滑车、神州飞碟、花式摩天轮露营烧烤等多个特色项目和体验活动。该项目的建设不仅激活了乡村的闲置资源,还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在考察期间,团队成员有幸聆听了朱老师的讲座,深刻感受到了文旅开发者将“体验为首”作为开发策略的核心理念以及他深厚的情感投入。

考察第二天,师生团队聚焦城市文旅主题,深入衢州市区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团队先后走进衢州孔庙景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衢州文化艺术中心、衢州城市展览馆、鹿鸣山文化院街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旅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和专业分析,全方位了解城市文旅发展模式。

在衢州孔庙,师生们深入了解南宗孔氏家庙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重点调研传统文化与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创新融合路径;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师生们深入考察并体验了该历史街区的业态入驻和商业运营模式;在文化艺术中心的美术馆、非遗馆衢州城市展览馆,团队重点调研展馆的文化展示功能与城市文旅发展的有机结合;在鹿鸣山文化院街,师生们深入探寻传统礼文化与现代商业业态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为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考察第三天,师生团队深入金华兰溪女埠古镇,开展乡村文旅创新项目实地调研。团队重点参观了由废弃轮渡售票厅创意改造而成的码头来信咖啡馆,深度体验情绪消费+风景消费的新型文旅消费场景,实地调研非标准化文旅项目的策划设计与运营模式。项目主理人卢飞向师生们详细分享了其文旅创业团队从前期考察调研、创意设计、工程施工到落地运营的全流程实践经验,特别介绍了通过抖音平台记录项目建设过程、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0万次的数字化营销策略。据了解,该咖啡馆试营业五个月来,全网曝光量已超过700万次,成功带动古镇老街客流量达8万余人,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活力。师生们还围绕当前文旅消费新趋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策略等专业话题与项目主理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本次实践考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乡村旅游、城市文旅、古镇活化等多个典型应用场景,为师生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实践平台。通过实地调研、深度体验、行业对话等多种形式,成功实现了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与地方文旅发展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学生们的专业学习注入了鲜活的实践内容,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


文字编辑:姚美娟 庹良浩

图片来源:蓝欣怡 许愿

审稿:张闻羽